聊城市商务局
聊城市民政局
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印发《聊城市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居民服务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聊城市服务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5年)》等文件要求,推动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市商务局等4部门研究制定了《聊城市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居民服务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聊城市商务局
聊城市民政局
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聊城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5年)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业提质增效,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拉动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度挖掘我市消费潜能,以高品质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突出提振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供给,优化城乡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业等对扩大有效需求、稳定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二、工作目标
力争2024-2025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力争2024-2025年,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25年增加值突破50亿元,星级饭店达到35家以上。力争2024-2025年,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以上,2025年增加值突破60亿元。
三、工作措施
(一)开展批发零售业提质增效行动
一是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按照《聊城市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2024年重点建设1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标杆。其中,东昌府区重点打造湖南社区、光岳社区、和平社区、广场社区、八一社区等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发区重点打造御润财富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当代购物中心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高新区重点打造月季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度假区重点打造湖西街道端庄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茌平区重点打造齐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光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力争到“十四五”末,基本实现便民生活圈主城区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二是推动传统商圈改造提升。加快实施传统商圈提升改造,逐步将东昌府区柳园路智慧商圈向场景式、沉浸式、体验式提档升级,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培育消费新高地。打造香江路智慧商圈,优化商圈业态和布局,降低商圈运营成本,提高商圈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香江商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是培育特色商业街。进一步改造提升米市街、当街、月季里、铁塔夜市、中华水上古城等商业街区,依托商业街产业融合、资源整合、品牌集聚等优势,充分发挥步行街促消费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参加“家乡好街·请您来逛”系列促消费活动,打造城市特色商业名片。组织符合条件的步行街、商业街争创省级特色商业街试点,提升商品消费和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是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扶持政策,出台《聊城市汽车以旧换新消费补贴发放活动实施方案》、《聊城市家电以旧换新消费券发放活动实施方案》,印发《聊城市新能源汽车下乡消费补贴发放方案》、《聊城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统筹市县促消费资金,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扩容提质。进一步扩大“惠循环”平台业务范围及覆盖面,完善汽车、家电、家具以旧换新产业链条,指导关联企业入驻平台,切实形成工作合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五是提升电商发展水平。培育综合零售电商平台,两年新争创电商直播基地、电商供应链基地、电商产业带10家以上。强化电商赋能,推动聊城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短视频、直播等社媒传播,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引导企业在美国、欧盟、非洲及“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市场布局信息化程度高、服务功能完善的公共海外仓,支持各县区建设特色产业跨境电商产业园,持续完善“产业园区+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模式。到2025年,累计打造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10个、跨境电商产业园10个。(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六是推动建设商品交易市场。加快推动商品市场向专业化、规模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大力培育具有消费动力和新消费热点的专业市场功能。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引导一批”方式,整合现有零散市场及资源,发挥农产品、工业消费品优势,建设产业集群,建设“实体市场+网上商城+商品供应地”的市场模式,应用电子商务开拓网络销售渠道,整合供、销渠道;促进“有形市场”向“有形市场+无形市场”功能融合发展,形成创造型收益。重点建设15处商品交易市场,其中,改造提升香江光彩大市场、周公河农贸城等8处商品交易市场,规划新建聊城城东智慧农贸批发市场等7处商品交易市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七是推进商品市场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商品市场衔接生产和消费、链接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国内外市场的枢纽节点作用,促进商品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商产融合、业态融合、内外贸融合,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质量效益。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立足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商品经营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强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方向,逐步将商品市场打造为商品流通的重要平台、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优化供给的重要引擎。积极争创省级商品市场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二)开展住宿餐饮业提质增效行动
一是培育壮大餐饮消费。积极组织参加“2024齐鲁美食节”“鲁菜进京”系列推介等活动,鼓励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发放餐饮消费券,提振大众餐饮消费。强化市场主体培育,鼓励魏氏熏鸡、潘佳驴肉、五更炉熏鸡等老字号传统名吃创新发展,推动名优特色小吃做大做强。依托东昌湖风景区、古城区、运河古城历史文化长廊和铁塔商圈,培育网红餐厅,打造特色美食街区。结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盘活社区闲置空间资源,支持设立早餐店等社区餐饮网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二是培育聊城特色餐饮品牌。引导餐饮企业打造鲁菜新品牌,壮大特色餐饮品牌集群。依托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市酒店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组织开展技能比赛、名吃评选、店铺授牌等相关工作。鼓励行业协会进一步挖掘地方食材品牌价值,强化营养健康新产品、新口味、新服务研发,完善菜系标准,引导菜品创新,形成多层次立体发展的餐饮品牌体系。鼓励餐饮企业积极参加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展会等,培育一批地方特色鲜明、影响力明显的餐饮名店、名菜、名师、名小吃。深入挖掘和传承临清美食文化,进一步提升临清特色早餐、小吃的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擦亮“临清美食”金字招牌。组织我市住宿餐饮企业积极参加山东省绿色饭店创建活动,推动住宿餐饮业绿色集约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是打造“乐宿聊城”品牌。支持各类企业投资新建、改建、扩建高品质酒店,压实工作责任,定期进行现场督导,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扩大全市星级饭店、等级民宿等高品质酒店规模,积极推动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乡村酒店和好客山东精品酒店等评定工作。鼓励各县(市、区)、 市属开发区深挖本地特色,融合民俗、文创、美食、康养、演艺等内容,培育特色主题旅游酒店。引导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结合自身资源条件,积极推进汽车营地、露营帐篷、农家小院等旅游住宿业态发展。(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三)开展居民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
一是扩大家政服务供给。开展家政服务进社区活动,引导家政企业以独营、嵌入、合作、线上等方式进驻社区,开展培训、招聘、服务等家政相关业务。加强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扩大和优化家政服务供给能力。积极组织参加现代家政产业展,注重品牌建设和推广,培育壮大家政服务企业,打造具有聊城地方特色的家政服务品牌。(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人社局)
二是推进家政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员进驻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信用档案。到2025年底,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注册企业达到30家,授权家政服务员超过4000人。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参加山东诚信家政服务机构星级认定工作,争取更多企业获得省级诚信家政星级认定,引导4家已经获得认定的企业进一步提升星级,提高我市家政服务行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三是丰富便民生活圈业态功能。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引导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超市、便利店、早餐店、美容美发店、家政服务点、维修点、再生资源回收点等进社区。推广“惠循环”平安社区以旧换新服务站经验做法,支持“惠循环”平台在城区建设10家以旧换新社区服务站,设置家电维修接待点,提供社区家电清洗保养维护服务,开展智能家电体验、智能家电讲堂、家电收旧换新等活动。探索建立聊城市二手家电绿色分拣中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是促进全市殡葬服务业健康发展。引导殡葬服务机构增加个性化服务、多元化选择,优化服务方式。组织殡葬服务机构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创新服务方式,为逝者家属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殡葬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要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促消费稳经济保民生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完善各项促进政策,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二)突出政策引导。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整合现有资金力量,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方式,切实做好财政、金融和税收等要素保障,围绕工作需要和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做好保障政策研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强化人才建设。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业企业与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强化职业培训,完善各项技能资格认证制度,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采取企业内训、外部培训、校企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培养适应服务业转型升级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